出院携带胃管患者如何家庭护理?
发布日期:2020-06-28 来源: 作者:姜彬彬 点击: 1288
现今脑梗死患病率越来越高, 多见于中老年人。脑梗死患者中大约有50%以上伴有吞咽障碍, 主要与患者双侧皮质脑干束和皮层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或舌下神经核的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关。且老年病人病程较长,康复较慢,由于经济、社会、家庭等原因,通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需携带胃管回家休养,但由于医疗体制限制、缺乏相关组织机构的管理及照顾者缺乏相关知识和技术,留置胃管病人的安全及家庭护理质量不能得到充分保证。现将一些日常常见的胃管护理问题整理分享给大家。
一、胃管的固定方法
居家康复时如遇胃管固定贴开胶不牢固,需重新黏贴固定时有以下常见易行方法:
1.传统胶布固定法:使用两条长度适宜的胶布,一条胶布在胃管上交叉绕一圈后固定于鼻翼处,另一条胶布固定于同侧脸颊或耳垂处。
2.水胶体敷料固定法:采用8cm×4cm,4cm×2cm的水胶体敷料,其中8 cm×4 cm的敷料从宽的中点处剪开4cm,分叉的敷料贴于胃管,未分叉的那端贴于鼻翼处进行固定,最后将4cm×2cm的水胶体敷料贴于面颊部进行二次固定。
3.弹力绷带固定法:采用5.0cm×2.0cm的弹力绷带,在长的中点处剪开3cm,两分叉弹力绷带固定于胃管上,另一端未分叉的部分贴于鼻翼处进行固定。
4.双套结寸带固定法:取长度约60cm的医用寸带,在胃管近鼻孔处打双套结,拉紧,寸带两端绕过面颊双耳于枕后打活结。
二、胃管注食
1.对于清醒的留置胃管者,可自行选择坐位或站立体位。
2.对于意识障碍、昏迷或者有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摄食时采取半坐卧位, 将其床头升高30°~45°, 每次注食前先对患者进行翻身、扣背、吸痰等准备工作。另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至少每天两次。如果经鼻胃管摄食的患者意识好转, 吞咽障碍改善, 可由社区医护工作者先对其进行吞咽试验, 如情况良好, 在医护工作人员指导下可慢慢过渡为经口进食。注食完毕后,要保持原体位两个小时,两小时内尽量不翻动患者,以防呃逆。
三、注意事项
1.每次注食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监测胃残余量, 胃管注食前要回抽胃内容物,如果多于100ml则延缓两小时再进行注食, 每天喂食四次。
2.鼻饲液的温度维持在38-40°间,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
3.注食速度宜缓慢匀速注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遇剧烈咳嗽、呕吐、出现呼吸加快、憋喘、口唇发绀、腹泻时应立即停止注食,及时联系社区医护人员或复诊。
4.注入药物时应先碾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30ml温开水冲洗导管,防止导管堵塞。
5.果汁与牛奶不可混合注食,以免蛋白凝固,引起消化不良。
6.胃管应定时更换,具体更换时间据胃管本身材料而定。鼻饲橡胶胃管患者七天更换一次胃管;硅胶胃管无特殊情况可四周更换一次。
四、心理护理
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出院患者,因其外在形象的改变,影响病人的社会形象,要注意给予其足够的尊重与理解,鼓励帮助病患正面接受现状,积极进行吞咽康复锻炼,建立早日拔出胃管的自信心!(康复医学科姜彬彬)